文.圖/記者        紀錄片未收錄花絮之一:謝錦生活密技大公開—如何挑選好吃的芭樂
 


凡是到過謝錦家並且吃過他家芭樂的人,都不免要發出嘆息的聲音。

 

謝錦很會買芭樂,他買的芭樂大多味甜而香,咬起來清脆又不會太硬,不像有些芭樂看起來翠綠漂亮,但是放進嘴裡卻淡而無味,乾澀蒼白且崩牙。

 

不過是區區的芭樂而已,可是偏偏怎麼買就是買不到那麼好吃的,實在令人氣絕,也實在太弔詭了!難道謝錦的眼睛可以看到哪顆芭樂上面寫有隱形的「特優」字樣嗎?還是他和芭樂是朋友所以芭樂會告訴他自己好吃不好吃?不然為什麼好吃的芭樂總會乖乖進他的袋子跟他回家?

 

紀錄片中雖然有側記謝錦的家居生活,但由於受限於影片長度及內容焦點,因此並沒有多餘的篇幅來為大家解開這個世紀之謎。本報記者基於個人好奇,以及為饗所有想破解此一密技的親朋好友,決定全程跟蹤謝錦買芭樂,詳情記錄如下,有心學習者請準備紙筆自行筆記,然後依照秘訣親至水果攤勤加練習,假以時日必能有小成,在此敬 祝諸 君成功~!

 

*   *   *   *   *   *   *   *   *  

 

某月某日早上七點半,謝錦已經肩上包包、騎上鐵馬,在清晨燦爛的陽光中朝芭樂們的出沒地點—菜市場前進。




         到了市場邊,停好坐騎之後,謝錦便直奔他常去的水果攤,在芭樂前站定,然後用他那
X光機般犀利的目光來回掃射,對芭樂們進行最嚴格的檢視。



            謝錦在芭樂前站了一會兒,便晃到旁邊看看其他的水果,不久後又回到芭樂前,拿了一個塑膠袋開始挑選。老闆娘一邊熟練地從紙箱中拆出一個個新到貨的芭樂,一邊大聲「教育」旁邊的客人:「燕巢?我這個不是燕巢來的!阿這個比燕巢的好吃啦!你去看燕巢的芭樂哪有這麼大這麼白?!你不要以為燕巢的芭樂就一定好吃,就像麻豆的文旦也有難吃的啊!又不是麻豆的文旦都一定好吃!阿我就是麻豆人,騙你幹嘛!」






         謝錦挑芭樂的速度很快,一個芭樂只要幾秒鐘就定生死,宛如選秀節目的評審一般,能夠一眼就判別出面前表演者的優劣。

         奇怪的事情是,雖然已經裝好一袋芭樂,但是謝錦似乎有點不太滿意,雙眼仍直盯著老闆娘身前的紙箱,手也一邊還在面前的芭樂群中伺機巡梭。

 




        後來透過訪問才知道,原來就在剛才的水果攤前,出現了令謝錦頭痛的「強敵」。沒錯,正是在接下來的畫面中各位看到的那位穿淺藍色洋裝的小姐,她在我們買完芭樂之後還一直守在攤位前不斷地挑選,好像非要把攤子上最好的芭樂全買走才甘心似的。

 

 

這位小姐和謝錦一樣起了個大早,一樣選了這家水果攤,然後便不動聲色地站到了老闆娘的右手邊,雙眼緊盯著從箱子裡拆出來的每一個芭樂。近水樓台先得月,老闆每拿出一個,她就拿走一個,上好的就放進袋子裡,不夠好的就放伊去和其他芭樂送作夥。

 

根據謝錦的觀察,最好的一級品都在第一時間就被這麼「劫」進她的袋子裡了,遇到這麼一個識貨的狠角色,好男不與女鬥的謝錦也只得摸摸鼻子自認倒楣。好在今天的芭樂品質都相當不錯,搶不到優選,其餘還有不少仍屬佳作,也就進了謝錦的袋子裡。

 

來到另一家水果攤,今天的火龍果有點小,謝錦看起來也是不太滿意的樣子,總算勉勉強強選了幾個。(註:火龍果的挑選訣竅之一為葉片間距要寬)

 





        回到家,馬上開始檢查芭樂,這回的戰績依舊相當不錯,各位能否看出在這群芭樂的品質到底好不好呢?他們之中又是誰比較好吃呢?再次提醒大家,請準備好您手邊的紙筆,下面馬上為各位解開這個世紀之謎~!


第一點,請大家先觀察一下芭樂們的表皮,沒錯,這可是第一大關鍵。挑選芭樂時,第一要注意的就是芭樂的表面,表皮凹凸起伏越明顯越好。為什麼呢?因為這表示肉的部分多而中間有籽的部分少,下面附一張近照讓大家看仔細一點。



第二,顏色方面越均勻越好,至於是深綠色還是淺綠色則無關緊要,絕對沒有「綠就是好」這種事。例如下面這顆芭樂,顏色雖然很淺,但他可是這群芭樂中滋味數一數二好的哩!



第三,外觀看上去要「」。謝錦的比喻是,就像人的皮膚一樣,年輕健康的人皮膚會有漂亮的光澤,所以新鮮的芭樂也一樣,表皮會光亮(…這…這真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啊!只好請大家看圖努力揣摩了…)。


 

另外,如果有被太陽曬過的痕跡最好,被曬的部分有時候顏色會略淺一點,或者帶一點淡淡的黃色,吃起來會特別甜特別好吃。

 

再來是口感方面的小撇步,請大家先看下面那一顆,有沒有看到這顆芭樂的表面有一種細細的紋路呢?紋路比皮的顏色稍微淺了一點,這個是用來判斷芭樂的肉質,通常這種長相代表芭樂內部密度沒那麼高,咬起來不會太乾硬,但這不代表絕對的軟硬度,因此有可能吃起來口感爽脆,也有可能略偏鬆軟,不過無論是哪一種都很好吃。





看到這裡,大家對怎麼挑選芭樂是不是已經瞭然於胸了呢?這些要訣看似簡單,可是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去菜市場實戰才能獲得經驗值喔!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點記者的親身經驗。

 

記者聽完謝錦的秘訣,雖然硬把這些知識塞進腦袋裡,但是還沒法子完全融會貫通,因為這種東西如果沒有看過長在樹上的芭樂或剛採摘下來的芭樂是長什麼樣子(也就是瞭解食物在最新鮮時的風貌、味道),是很難真正透徹其中精髓的(註1)。但就在只學會這麼點三腳貓功夫的情況下,記者去買芭樂竟然也買到品質中等甚至還有中上的,而且一顆地雷也沒有,令人忍不住大呼「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另外再補充一點個人心得,就是記者觀察了謝錦的屁股……不不不,是謝錦買的芭樂們的屁股啦!觀察之後發現了一個特點,就是這些芭樂們的屁股都非常渾圓飽滿,頗有花兒開綻怒放之姿,講白話一點就是「飽滿到好像要爆開」的樣子啦!



       長得頭好壯壯的芭樂,吃起來多半都不會太差。
 
       


最後要來提一下的是本報採訪到的獨家:謝錦的食物採購哲學。因為觀察到謝錦家的水果經常是芭樂、蘋果、梨子、棗子、橘子、火龍果等幾種輪來輪去,偶有香蕉、木瓜、葡萄之流,若有桃子、蓮霧也都是個頭不大的,絕非水蜜桃、黑珍珠等價格高昂的品種,而草莓、櫻桃等除非是人家送禮,否則幾乎不會出現,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同樣是一百塊錢,芭樂可以買七個甚至盛產時可以買十個以上,火龍果大的可以買五六個,桃子或棗子可能八個,而草莓只能買到一小撮,可是胃容量是固定的,人有吃飽的需求,那當然同樣價格能夠買到比較多的體積(也就是花越少的錢能夠填飽肚子)越划算。所以,從前在校時常看到謝錦吃麵包和水果當午餐的同學們,當麵粉漲價之後,謝錦就理所當然地改吃罐裝的雜糧八寶粥啦!

 

再來,以芭樂來說,因為它的維他命C含量是水果中最高的,營養成分還包含維他命A、礦物質鉀以及膳食纖維等等,是攝取營養方便又不貴的最佳選擇。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謝錦小時候非常貧困,必須種水果去賣以貼補家用,那種趕著最佳時間採摘芭樂的急迫忙碌,和擔子挑起來重到眼淚都快掉下來的記憶,讓謝錦對芭樂有著極為複雜難忘的情感,就像花生的例子一樣(註2),而且不僅僅只是難忘的味道,對謝錦來說,那更是飢貧歲月裡的救命仙丹,是一股鼓舞、支持他活下去的力量。

 

在謝錦身上,這種務實、勤儉的風格不但數十年如一日,而且處處可見,從水果的體積/價格要相當,到衣服穿破、毛巾變棉絮才肯丟,在現在物資過剩的時代裡,這種行為簡直是奇葩又有點窮酸,但是記者卻從這種儉樸的生活哲學裡看見了人的生活其實可以很低限,衣服就那麼幾件輪著穿,食物就那麼幾種輪著吃,卻不會因此感到匱乏,因為人需要的本來就不多。你可以笑謝錦的簡單生活是他怕麻煩的極端體現,但謝錦還是很認真地在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著他人眼中「無聊」的生活,並且比大多數在潮流中陷落的人都要來得怡然自得。

 

 

1:謝錦由於住在山裡有二十年,和水果做朋友很久,所以許多時候真的是憑一種感覺就能挑到好吃的水果,各位如果有興趣的話,下回再告訴大家其他水果的故事。

 

2:「……父親在他四歲時過世,從小家境貧困,經常沒飯吃。他回憶小時候家中沒米,母親種了一些花生貼補家用,每當花生收成,兄弟姊妹總是口水直流。有時候母親答應拿一點來給他們解饞,『先是拿來炒一炒,再用菜刀柄輕輕錘碎,那個香味簡直會要命,到現在還難忘。』」( 民國99126日 ,中國時報A10版,邱祖胤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