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謝錦桂毓(中文教授;生命教育講師)  整理/謝蕙蒙

小編說明:

本文轉載自「泰山文化基金會」2013/01 出版的《真愛家庭》季刊 68 期。原係謝錦受泰山文化基金會「照亮心靈」講座之邀,在台北市圖總館演講《做自己,玩雙贏,是生命救贖之路》的講詞,經基金會工作人員費心摘錄整編而成。特轉載於此,與有緣人分享。該演講並剪輯成2集,由「人間衛視」播出。

 

●決心做自己,沒有任何人可取代

把自己找回來這件事必須先從「做自己」下手,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但是,要不要做?「要」與「不要」都是選擇。選擇「要」必定要費功夫;如果怕付出、花力氣,顧慮給自己帶來壓力,而想拖延、閃躲、逃避,這也是自己的選擇。選擇無對錯,但結果要自己承擔。

我們有選擇,是因為我們有自由,有自由就有權力為自己做決定,而自由的核心是自覺。自覺,就是意識到每個人來到這世界,都是獨立完整、獨一無二、無可替代,而且是有意義的生命。如以圓圈來代表一個生命,這個圓圈是沒有缺口的,當你聽到人家說「生命都是百分之百的」就是這個意思,那是不能打折的,沒有價格的!

另外,我們說「生命存在於當下的每一個細節裡」。「當下」有兩個條件:此刻、此地,這就是所謂的生命現場。我們必須先體會,生命只有在「當下」的每一個細節裡才存在,否則很容易被自己的腦袋瓜所騙,把我們帶到過去,帶到未來的幻想裡。這樣的話,就會不曉得「現在」該怎麼活著。

所以,把注意力放回到「人」的身上,就會聽到自己的呼吸。沒錯!所謂生命也者,活著的意義,就在此地及此刻,那一呼一吸之間。這才是生命的真實所在,不是我們平常坐在那裡胡思亂想,覺得離自己很遙遠的那個東西。

至於「細節」,每一個細節都是生命的材料,就像做飯一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必須先有材料才能做出香噴噴的飯菜。如果沒有,這一生就這樣一溜煙過去,你有錯嗎?沒有。你對了嗎?也沒有。結果就是什麼都沒有。

 

把握人生細節,創造生命的光采

有一句話說「魔鬼就在細節裡」,相對地,我們也可以說,「輝煌也在細節裡」。所謂的魔鬼與輝煌,就是指一件事情的結果好壞,原因就藏在執行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裡,成也在它,敗也在它,如有一點疏忽、沒有掌握好,就會影響整個的結果。

比如有一場七點鐘的活動,你是不是會提前出門,以便準時到場,這就是一個細節。這個細節的背後,自有一套生命觀與世界觀,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價值體系,沒有認定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的價值,身心就會一直處於飄泊的狀態不得安頓,自己要的常常就做不到、要不到。

如果清楚了「自己要走的方向」,每來到一個生命現場,第一個動作就是放下評估判斷,用中性的心態去看待所有的生命現象;也就是放下內心不自覺而且快如閃電的思想情緒反應,看清楚、聽清楚,然後做決定。因為生命是不斷在前進的,我們會擔心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或者怕受到傷害,而不敢踏出去。

因此,一旦做出決定就得付諸行動,也就是帶著恐懼跨越自己經驗的邊界,勇敢去冒險。每一次行動,都會產生兩種結果,「我要的」或是「我不要的」。前者叫冒險成功,後者則叫做挫折。而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都要學習如何處理挫折情緒,以降低或化解挫折感,讓它對自己少或不發生影響,甚至還可以回頭去清理以前所碰到的挫折,避免自己一直在痛苦裡打轉。

 

●踏上愛的旅程,讓生命更充實有意義

再進一步說,人生其實是一趟愛的旅程,我們第一個戀愛對象或真正的最愛,就是自己!真正的愛自己,要從誠實、勇敢地做自己開始,一路穿透自我的內在世界,看到自己所受到的制約,然後決定要不要繼續受它擺佈。這過程就是在學習「愛」。

當我們把每一個生命都畫成一個圈,那是個獨立的世界,誰也進不去。問題是,人沒有辦法一個人過日子,必須與人連結,所以人與人之間除了身體的親近外,靈魂也需要交流。

「愛」如果不受限於「情」這個傳統認知,而是動詞的話,我給「愛」下的定義是:「穿透人與人之間孤獨與分離的創造力。」愛是學來的,不是天生的,與一個人的生命意義有關,如果不學就不會懂得。我們透過這樣的一個旅程,在做自己的功課,也幫別人做功課,而不是教別人。所以,愛的本質是成長,隨時都有新的東西進來,讓自己生命變高、變大,持續變得不一樣,這就是我所說的「愛的旅程」,也是優化生命的一個過程。

「愛」從「熱情」開始,它來自生命本源的地方,是內在真正經過覺知所產生的源源不絕的動力。當我對自己的生命是清楚明白,是肯定的,是要在這上面做功課的時候,我就會變成發電廠,而不是用電戶,本身會發電、有能量,能夠主動「關心」他人;對自己所面對的狀況,也有主動回應的能力──這就是「責任」;要避免掉入熱情加一情願的操控陷阱,就要以對方的需要及立場出發,讓他自由伸展──這就是「尊重」,最後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了理解、感受或體驗,因而產生意義就是「理解」。

如果認定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我們就會更認真地對待。所有的方法、所有的答案都在自己的身上,你不改變自己,他人就不會改變,所以自己改變,世界就會改變。如果你願意走這條路,先造就自己,就可以去造就別人,這是雙贏的,但前提是──要對自己的生命有興趣,願意在自己身上做功課,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讓自己有個不同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