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與角色】

稍微看過康德、黑格爾、尼采、沙特、和傅柯對主體性的論述,比較接近我的或者說我比較能體會的論述,是沙特的。

他說,所謂的主體性,乃是個人在自身的獨特處境中的自我選擇、自我創造、自我承擔。所以,沙特所看到的主體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透過種種行動與抉擇體現自己的自由,而不是透過形式的無上命令而自由,也不是依附於集體的倫理生活而自由。

看起來都是從「自己」出發,在我們的文化裡,「自己」很少被提起,「角色」才是我們一生應該去實踐的,我對主體性的陌生感是這麼產生的。

前兩個星期,在工作上有一些干擾,上面的人把我送出去的簽呈,連續改了七天,一直到時間快來不及了,我提醒上面的人,她才肯暫時罷休。過程中,我不解自己的不舒服,當然不是只有一直被糾正的不舒服,還包括時間的急迫性、工作因此而延遲、累積。回頭看整個事件,才看到跟主體性的相關。

我上面的人為了討好或者為了生存而不斷地把焦點放在「我這樣做,老闆喜歡嗎?老闆看得見嗎?」看著她們在最後的會議上盡其所能地讓老闆看見自己有多努力,而不願意承認或面對自己的努力沒有達到一個可能令老闆滿意的結果(當然是她們猜測老闆可能要的)。因為這樣,我必須把協助學生的時間挪出來執行她們要的東西,我雖然心裡著急著學生的需要(這是我的主要工作)必須被迫延後,但好像也沒做什麼去停止這權力競爭的遊戲。因為看不清楚,所以,我也成為遊戲中的一份子,無奈又無力地跟著他們起舞。

現在看起來,我當時是以角色來定位自己,我是學務處下面的一個約聘人員,老闆說一,我不敢說二,照做就對了,○○○不見了,讓我的老闆本末倒置地把我放在幫助她討好老闆的工具位置上,當然我會不舒服,因為沒有自己的空氣。

【界線戰爭】


上週讀書會結束後,一直留在我心裡的是建立新界線。

簡單概述我看到自己在與○○親密關係中的界線議題:他踩我界線我退讓,他超過界線我開始抵抗;他回到界線邊,三不五時再超過,我開始試著反攻,他又超過,我開始反擊,他停住,踩我邊界,我攻擊;他接近邊界,我再攻擊;他離開邊界,我不再攻擊。

就如一張中間畫一條線的小床,彼此擠來擠去,我的頭超過你的界線,你的腳就超過我的界線,只是他先超過,我以為我空間夠,就讓給他,但後來發現太小不舒服,想擠回去,但我已經讓出這麼多空間了,他以為這樣我舒服,他就再擠,後來我火大了,拼命把他擠回去。一開始他當然不依,所以我得加強火力攻擊,攻擊到他的空間只剩下我開始反擊前的空間;於是他終於感受到我當時的感受,所以我們又展開了對話空間,把讓自己和彼此舒服的界線劃清楚,對,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狀態。

我回頭看一直以來都有衝突的關係。他剛搬進來住那一段沒有衝突的假和平階段,與其說是我還在觀望和評估自己「該」有什麼反應,不如說我以為我可以接受他在我生活中所表現的行為,諸如「東西走到哪兒放到哪兒」、「只要不順他的意就生氣罵我」、「只要他拿出伴侶的藉口,我就要表現出伴侶的角色」,…當時的我不但順著做,還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資格當個伴侶(現在寫這個看起來自己好蠢,但當時沒看見,就是會這樣)。這樣「被打壓」一年半後,才由過程中跟同學、好朋友、諮商老師一路上的釐清,漸漸看到自己的憤怒。於是,我告訴自己要站住自己的立場,只是,累積已久的情緒,爆發出來絕對不是只有當初存下的而已,還加上不少利息,這樣一段時間後,我的情緒平復後,才有力氣看清楚現在的位置,以及思考未來的願景。

從這彎彎曲曲的界線大戰中,看到我習慣把自己做小、退讓、出賣,以為我有能耐維持這樣的關係。事實證明,我不喜歡這樣;當我看見後決定改變現狀,只是我的情緒還需要做些事才能平衡,於是換我去超過界線。這會兒平衡了,但留下傷痕累累的關係。我不後悔,能做的就是依循自己的感覺,再建立新的界線。

【習慣當媽】

本週延續上週的「界線」議題。事件是發生在星期六早上,跟○○達成共識,他出門去,讓我安靜在家做考古題準備明年的高考。

在他出門前,他問了我一個問題,我回答完之後,他就說:「既然我已經打斷你了,那順便把我要給你的錢算一算吧!」我心裡頭老大不願意,但仍然帶著情緒板著臉離開座位拿到電費單,上網找到他的電話帳單,還有最後一項有線電視費用找最久,但還是沒找到。他就問我在找什麼,我就把我列的帳單項目給他看,他竟然說「我只說我要先給你水費和電費,其他的我過幾天再給你」。

我火氣就上來了,但還是憋著,聽他的話,把那兩項的金額算出來給他,完成後他又說:「如果你現在不想算的話,你也可以直接告訴我,等你時間比較寬鬆的時候再算就好啦!」我更生氣!雖然還是憋著,但是臉超臭的,連看都不想看他,他當然看到了,所以一直問我還好嗎,我就回答他說沒問題。

他離開家之後,我的情緒一直都在,於是回頭去看發生了什麼事。從那個事件,我在我身上看到兩個議題:「習慣當媽的角色」和「不清楚自己的界線」。

1. 媽媽的角色:自動化地對○○的要求馬上提供服務,好像只要他跟我提出什麼要求,我都有責任幫他處理,是馬上,不是等一下,這到底是想馬上解決令我厭煩的問題?還是喜歡當媽的被需要感?還是其實討厭媽媽的角色,但又不自覺地角色上身,於是感到不耐?

2. 不清楚界線:因為當上了媽的角色,自己就變小了,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的後面,他的需要比我的重要,等我滿足他之後再處理我自己吧!「任」他予取予求,我一步一步退,於是陰陽圖的黑色部分變大,我當然不舒服。哎呀!

謝謝我自己願意「品味」那個苦,才看到自己原來也不是隨時都像我想像中的那麼大,我想我會試著慢一點回應,練習感受我的感受,聽自己的聲音,把自己釐清後,說清楚。有得練習囉!

 

謝錦「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課程落實生活實戰分享」by  陽光女孩( 4-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