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有的,不久就會跟大家見面;播映座談討論要靠各位朋友去創造;我已經準備好了,不知你好了沒?
書和《謝錦》,我會說是言與象的關係。
每一個人,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個世界,是獨立完整的生命。它來到世界上,是具象的,用形象訴說自己生命的內涵,也用自己生命的內涵回應到世界上,產生交流與理解;這就是動態的生命世界。
看東西是要經過訓練的,它的途徑就是要懂得藉形象以抒情表意的藝術。三國時代王弼在《周易畧例‧明象》中說:「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導演要表達的意已在象(《謝錦》)裏,問題是,「形象大於思想」,象的意,並不受作者控制;它是開放、動態且無限的,意思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詮釋,每一個詮釋都只是一種詮釋,所有的詮釋都可以再詮釋。
記得英國人曾說,有多少個讀者,就有多少個「哈姆雷特」。《謝錦》只有一個,看的人不同,各出已意,自然就有各種不同的詮釋。這是值得高興的,因為世界就因此多彩且多變;這些多彩多變無序碰撞交流,又生出數不清的景觀,就更有趣。要參與這個鑑賞活動,而且要有趣,首要之務是對自己有興趣,要不斷學習,培養胸襟和眼力,把自己的世界做大,才能看得更深更遠。
除了讀者站在自己的立場看《謝錦》,這裡提供了另一個「觀點」:即讀者設想自己當第二作者(類似作者中心論),透過背景、語境、邏輯填補空白,看到影像上面說不完、說不出的所在;就是邀請你去看我即將出版的書(書名:《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它會幫助你。
書的重點提到各種類似或接近現場操作的形態、方式,這些形態、方式發展的機緣、過程、體驗和所得的理念,以及這些形態、方式形成的中西方文化資糧和由此而來的生命觀、世界觀,最後提到我的人格特質、「告別式」等。你看《謝錦》時很多的疑問或想知道的內容,書中大半都有說明。書和《謝錦》是一個東西,但深廣度差異很大。
書稿交給城邦出版集團的麥田出版社,「預計」八月初會和各位讀者見面(DVD發行的部分確定後會另外發佈)。有任何消息,在《謝錦》紀錄片官方部落格會通知大家,細節我沒涉入,你就不用問我了。
謝謝你耐心看完我給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