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允中   本片記述重點乃謝錦 老師的授課方式,而其中使我看見最多次的價值、本質就是要學生「知道自己要什麼」。

 

之前看過一部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裡面提到一段令人為之驚愕而後深思的話:「人會死並不可悲,真正可悲的是許多人沒有真正活過。」奇怪,我們不是每天都活著嗎?但有幾個人知道「自己活著想要什麼?」蘇格拉底的「活過」是採用最嚴苛的定義:沒有自我實現的活過不算活過。想到此我終於明白為什麼謝錦 老師說:「人是不能被教的。」是就人的本質而言、存在而言,別人只能教你去做事情,無法教你實現自我所需的根本,所以謝錦 老師是在幫助學生喚起內在的真實聲音,不是理智判斷;亦非消極盲從,真正的內在聲音(又名:覺醒)是無堅不摧的,你不會有任何一刻的行動不是指向它(前提是跟它還有保持連接),是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能覺察便在即刻懂得何謂「活過」。我承認這是我聽完後沉澱三日才得出得一點結晶,且是靠著與當下的力量這本書的參照才得事半功倍之效,想心靈有所成長的人務必將之一讀。

 

「我身邊很多這樣子的人,學識淵博但並不快樂」聽到謝錦 老師語重心長的話,心中產生共鳴,這段話其實絕非在說知識無用,而是要參照老師的另一段話:「請確實的為生命吸收知識。」如此丁點的知識即可為大用成智慧,我現在所闡述的每句話皆為我得自演講、書本和內省的知識,但若我擱下筆就再次陷入「小我」的籠中,則我便只有一般所謂「冰冷的知識」而非「生命的知識」(智慧)當然就會發現前者與快樂程度呈零相關。

 

「勇敢是帶著恐懼向前走」了解這句話在說什麼就會明白兩件事,首先「成功、完成,幾乎不可能是輕鬆仰賴運氣,而是靠著勇氣」「我們以為勇者無懼,其實勇者是懷著最多恐懼還不倒的人」謝錦 老師在當班上三分之一的學生都憤而離開時,心中感到的並非憤怒,而是恐懼,(咦~可是座 談會上 老師說是亢奮耶!)沒錯,在有勇氣的人面前恐懼非但不阻止他向前的動力,還是一種被轉化成堅定的亢奮感(這種亢,跟亢龍有悔的亢不同,是維持前面提到的覺醒狀態中的亢,是正面的,是吉的)這種勇氣無法令你暴虎馮河;但能讓你止於至善。

 

以往,我只會空談「自在」,這場演講,(或用謝錦 老師的說法:靈魂交會的體驗,更為恰當)我學到如何練習(謝錦 老師:訓練就是違逆本性、慣性)覺察內在的聲音進而「自在」。不管我以 後成為 老師、輔導老師、心理師或是其他想也想不到的身分;不論將來與喜歡的人、討厭的人、敬畏的人或是其他千奇百怪的人相遇,我都希望能與他們一起活過,不是教他們,而是讓他們學到這份美好。任何人都無法把自己變 成謝錦 老師,但任何人都有如謝錦 老師般熱情活著的潛力和權利。


原文出處: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21774224515932&ref=mf

**你也想將你的觀後感發佈於部落格大家分享嗎?
  想了解如何投稿或是想看更多觀眾的觀後感分享
請按此連結
謝錦紀錄片歡迎你來投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