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寶琳   2010.3.11

         按下標題後,我還在思考該為這篇如何分類?紀錄片感想?影響我最深的人?教會我反叛的教練?彈指之間,我突然感覺到嘴角上揚,是嘴角走在理智之前喔!我感覺到笑了,才發現我笑了……耳邊彷彿傳來「你為誰而寫啊?」在這安靜的個人空間,這個聲音乍響,還滿嚇人的,但是這不是重了謝錦的毒,而是真實落實了課堂上所被訓練的能力,不停自我檢視……不停的。

 

  「謝錦」這部片,我看了第二回了。兩次都是現場燈一暗,眼前的純白螢幕開始搖搖晃晃跑出一個白髮蒼蒼的大男孩,我便盈眶……第一次就已經決定要寫下一些東西,可是我沒有動筆。面對他,也許應該是說我無法面對自己的懶惰所帶來的逃避,一直一直鞭打著自己呢!我知道他不怪我,也不會因此否定我,如同他今天問我的一般:「你重什麼啊?」這句話一出,雖然為了又為了化解尷尬的癱軟一笑,但我內心十分清明——是自己不肯放過自己。

 

  開頭:「當初結這段緣,是我主動的。現在分手,也是我提的。我只有一句:我內心充滿感動……」看著他的眼睛,擋在他眼睛前的鏡片反光著,這段話他說得很慢卻十分堅定,熠熠的光芒我無法確定是否他含著淚,可看著他的模樣所來的悸動,卻深深撞擊著我。是啊!他是那樣一個堅持又充滿愛的人,但是他沒有期待啊!所以,才能沒有任何不捨地揮一揮衣袖,卻又堅定而深情的訴說他內心澎湃溢滿的情感。

 

  紀錄片真的達到了導演想要呈現「人物紀錄」的結果,不是在歌頌謝錦而是帶著我們看謝錦這個人,即便身為他的學生,我們接觸到的還是他課堂的樣子。雖然我的確是因為課堂的一些忠實呈現有所感,而又哭又笑。但是,從導演的鏡頭中,從另外一個角度(他私下生活貌)就更能讓我看見,他就是一個人,和我們一樣吃飯、買水果、做家事、整理功課、修椅子……跟我們唯一有差別的是,生活態度吧!一種「在當下」的感覺,即使是回到最小的事情:買水果裝袋、洗碗盤,他都有自己一套自圓其說的認真,而且他為此感到活得自在。打字的這個時候,紀錄片中老闆娘好心叮嚀,並且伸手要主動幫助謝錦將水果綁好,謝錦沒有抬頭跟她道謝,反而阻止了她,說:「不用!這樣可以。」,然後頭也沒回的離開,這個畫面躍出腦海,我突然感覺到有點尷尬,如果是我可能就讓老闆娘綁起來,並且搭配上十分誇張的神情與音調道謝。不是刻意演出來,就是一種面對尷尬的習慣反應。

 

  我記得曾經有朋友問過我:「為什麼你什麼都要這麼嚴肅面對?不能輕鬆一下做做白日夢、開開玩笑嗎?」那時候,我立刻態度一百八的轉變回應:「沒有啦!當然可以啊!哈哈!」然後,這樣個聚會,就是四、五個東拉西扯的小時。

 

現在回頭看這件事情,發現當下的我有點緊張,很怕朋友從此不再找我,也怕自己這樣的嚴肅會破壞輕鬆的朋友聚會,配合著,真的是配合著「輕鬆」可是內心卻感到失落,有種不被瞭解的寂寞感,真的很不自在。現在回頭看那時候的自己,發現自己還是活在別人的目光中,還是害怕面對自己。

 

我想我那群朋友看見,我竟然從挑水果畫面有所觸發,應該又要我輕鬆一點了……(你看!我現在又在想他們怎麼想了。)不停檢視自己的這個動作,起先很痛苦(尤其是剛開始,自己的感官根本沒打開,一心一意只想要答案,而他又不給,只是不停問:「你看見你做的事了嗎?你聽見你自己說的話嗎?你看到什麼?你聽到什麼?你看得懂嗎?」的那些個時候,真的很令人氣餒,又令人暴躁!)但是一直不停練習以後,發現這是一種可以耐人尋味的遊戲。一個很私密的遊戲,只能自己跟自己玩!這樣看起來像是個很寂寞的遊戲,不過卻有趣得讓人欲罷不能。

 

  面對自己,真的比面對大眾的目光難多了。迎合大家的口味比較輕鬆,雖然我們口頭常常抱怨、忿忿不平,感覺到現實壓迫我們,但其實這中間得到了好處(輕鬆、有同伴的安全感)常常絕口不提、視若無睹。不用去面對自己的逃避、不用去面對自己的懶散、不用去面對自己的寂寞、不用去面對自己的恐懼,跟著大家一樣「輕鬆」的走向死亡。

 

這好像也沒什麼關係嘛!用謝錦的話來說「生命沒有對錯。人生中有兩件事情,是你不得不做的,一件是死亡,一件是選擇。」不要批判自己與別人的選擇,只要看見,你自己做了這個選擇,沒有人逼你做這樣的選擇。一個紀錄片中的另一個畫面又跳了出來,那個表情不屑好似無懼的男生,一副蠻不在乎的模樣,對應著謝錦強烈的回應:「你不高興為什麼還要來上課?……你還不懂嗎?沒有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啊!」不曉得當下他是不是聽見了自己的話「對!沒有選擇也是一種選擇,那我選擇讓自己沒有選擇。」面對生命,不是要你「站什麼立場」,而是要你「站出立場」。雖然這個畫面發生在課堂上,但是卻真實搬演在現實裡,不是嗎?課堂只是他訓練我們的場所,就好像是駕訓場一班,我們在裡面壓線、闖紅燈、開上安全島、相撞……一次又一次練習,然後我們拿到駕照,能上路嗎?會上路嗎?就能一路順暢平安到底嗎?不會的,但是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我們越來越熟悉技能,越開越遠,看到許許多多的風景。

 

  今天映後座談,他問:「你是對我有興趣而來的請舉手/你是對自己有興趣而來看的請舉手。」很謝錦的提問。但我想這個問題如果放到自己身上,可以問:「你有興趣嗎?」一個讓你有源源不絕動力去做的興趣嗎?是什麼呢?而我會回答自己……


**你也想將你的觀後感發佈於部落格大家分享嗎?
  想了解如何投稿或是想看更多觀眾的觀後感分享
請按此連結
謝錦紀錄片歡迎你來投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