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這是《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原稿的一部份,和之前連載的「靈魂各自回家
學生蛻變心路」同屬學生課程反應的部分,是同質對接的;但因為是很動人的個人
專篇,沒有總體心路,所以單獨成章。又因為無緣正式出版,我不忍讓那麼多生命
的感動與成長就此留在他們自己的身上或就此沉埋,就在他們原先同意的前提下,
沒有修飾的把它放到部落格上,與有緣讀者分享,看看生命的流動怎樣通過自己,
產生新的看見和力量。謝謝這些深刻的生命並祝福大家。

 

 

 

一片風景就是一種心情

心態決定狀態

這裏出現的是部份過來者的翩翩舞姿

看不到沒有體驗或受害者的身影

 

 

  1.小魚   2.香香    3.羅虞雰   4.邱英芳

5.陳佑昕  6.張珈瑄   7.王浩宇   8.劉宜婷

9.林秋芳 10.陳雅詩    11.林思彤    12.劉佳雯
  
13.鄭志鈞   14.洪譜棋    15.伊人        16.魏亦淳
   
17.張惠涵   18.王盈正    19.彭議萱    20.徐惠卿
   
21. 林怡 君

    外面沒有別人;作品顯揚它的主人。

 

  本章的內容是學生經過課程之後的體驗分享。想什麼,要什麼,就做什麼,
就得到什麼;什麼樣的心情決定了看到什麼樣的風景;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了得到
什麼樣的狀態,一切都不意外,也不是偶然。

  生命的風景是由自己選擇做什麼創造出來的,沒有人可以代替。只有各自體
驗,彼此分享,才會互相豐富,才會變高變大。換一副眼睛,世界就有不同的風
景;自己改變,世界才會改變。

  生命是孤獨的,在個人的自足世界裏,體驗就在那兒;可一旦我有了對象,
生命就會流動,就會在互動中彼此引發、創造出各種不同的生命風景。我做的是
「教學」
(不是「教書」)工作沒錯,可我明白且篤定,主體不在我身上,是在學生
身上,我沒有要教人的意思,只有啟發的作用,啟發學生認識自己;自己不要,
沒有人可以幫助。

  認識自己就要啟動靈性。體驗這個東西正是來自靈性(悟性、佛性),它無法翻譯,
無法抄襲,無法錄製,無法理解,也無法言說;簡單地說,體驗就是體驗,看到就是
看到了,懂了就是懂了,根本無法教,只能分享。

  因為我的體驗就是,「人是不能教的,只能幫助他發現自己。」所以我說什麼不
重要,學生自己的生命體驗才是最重要的;這就是為什麼先放學生課程體驗的真正原因。

這裡原有「謝錦小辭典:什麼是體驗?和生命成長的關係是什麼?」後來編輯出版的
時候放到該書〈寫在前面〉,請自行參閱。


 

  本章課程體驗所含蓋的,年級從大一到碩、博士班;年齡從十九歲到四十多;科系
從英文、中文、心理到兒童與家庭;科目從《大一國文》、《中國詩詞曲》、《中國韻
文專題》、《中國小說鑑賞基礎篇》、《中國古典小說》、《中國古典小說與文化心理》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中國文學與文化心理》、《性別與心理治療之中國文學篇》
;身份從修課、旁聽到教師;修課年資則從六週、一學期、一學年到四年半,又有連修、
斷續修、同時修兩門之別;所錄體驗文本有總結性的,有專題式的,有學期學年連續性的
。總之,在靈魂回家這條路上,就是群星競艷,都是發光的生命,各有一片風景。

  我實在無法比較,也不能比較;因為什麼年級高低、年齡大小、身份差異、科目不同
、科系有別、修課時程長短、連修斷續修、根器不同,我都找不到說服自己的理由。但是
呈現在這裡,碍於形式,總有個先後吧!我決定用修課年資來排,就是用參與課程的時間
長短來決定先後,這完全是沒有理由的。讀者讀的時候,就請動用一下後現代思維,自行
解讀,去勾畫你自己心中的圖景,看看沒有幫你編好內容類別所呈現的廣角、多元、動態
情資,在你的生命世界中會組成什麼樣的風景。

  開卷第一章,就放學生的課程體驗,而且放那麼多,就像看一部電影前先看很多影評,
這分明有廣告的嫌疑。是的,我就是要引起你的好奇或情緒,這就是讀這本書的入口。

  在沒上過課或不了解課程精神的人看來,這些體驗的確像是拍馬屁的廣告詞。但是我
要說,這些課程體驗是學生上過課之後真誠的生命分享,他們犯不著討我歡心、讓我開心。

以下我真的要做廣告了:如果你對這些生命體驗有興趣(其實是對自己的生命有興趣)
想知道發生什麼事,或借助本書也進去體驗一下,那就可以看完本章後繼續看下去,而且可
以跳著看;先看這些體驗發生的歷程
(第六章),還是先看我的教學理念、設計和實踐(第三、
四、五章
), 任 君選擇,二者是分不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