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也不需要教】
養小孩一年多,我其實在每個階段都以做學問的方式,讓自己充分了解小朋友在該階段所謂面臨的狀況。這一切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讓自己能夠輕鬆一點,因為無知最可悲,人云亦云又會讓人慌亂的不知所措。我堅持餵母奶到一歲也是為了這個原因,其實每天擠奶哪會輕鬆?但為了讓孩子增加抵抗力不容易生病,我覺得整個超值得!Yan除了九個月時的玫瑰疹,一歲之內沒有生過任何病,也沒有因為配方奶問題產生各種身體不適。
現在這個階段,開始面對許多相處上的問題,在這方面,許多相關的資訊綜合起來就是讓孩子自由發展就對了(那種給答案的書我根本上就是不會鳥他們)。但最重要的基礎,就是要了解孩子在他所在的階段身心靈的狀態為何,做父母的也才能讓他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下自由發展。
舉例來說,Yan現在正在慢慢開始走路,步履總是有點蹣跚,可是,她已經到了能夠控制方向的階段,在這個時候,我就會試著不幫她把障礙物移除;當然也是有仔細觀察過,發現她似乎知道要避開,讓她自己去面對看看。
生命就是這麼奇妙,孩子一面長大也一面在學習,Yan路過那些地上的小東西,確實會自己避開,腳上踩到滑滑的托盤,也會很小心得穩住自己的腳步,我覺得這些細節都好重要;一方面讓她從小就知道自己處理障礙,一方面又可以讓她擁有更好的平衡感,更重要的是,讓他知道,跌倒是家常便飯,要自己再爬起來。所以我不會像很多人追著孩子跑(前提是把環境弄的安全無虞,至少沒有尖刺物),我會在旁邊看著,讓她跌倒,讓她碰撞,我發現,她已不像兩三個月前,只要不小心弄到一下就會有情緒,同樣的滑倒,她現在不用媽媽安慰,自己拍拍自己的頭,然後就站起來繼續玩,看到這一幕,心裡真的好高興。
昨天婆婆來家裡,一直很怕Yan碰東碰西,我跟她說不用怕他跌倒也不用怕撞到桌子(木製桌子並不那麼危險),她要自己去學會控制距離和速度,很高興我婆婆也能理解,努力克制自己害怕孫子受傷的感受,大家開心的看著寶寶在家裡晃來晃去,我想,我們都在學習放手讓孩子長大。
這一年多來最大的心得,就是成長有自己的步調和速度,父母只是輔助,主體是孩子自己。所以,他們不用「學走路」,不用「學睡覺」,不用「學吃飯」,當他想自己拿起湯匙時,就讓他試著自己做做看,還不太行他也會吃不到飯,乖乖讓大人餵,孩子就是他自己的老師。
【接受別人的好意】
我上週腰痛到不行,結果我爸媽拿出了過去治療我媽腰痛的祕方(真的是祕方,莫名其妙的東西叫我塗在腰上),要林立信每天幫我敷,依照我過去的個性,我應該不會樂意,但這次我覺得就大方接受,反正我也不會少塊肉(那個祕方的原理其實就是熱敷而已),所以我就乖乖的躺在那邊給我爸敷。幾天之後,他們問我有沒有繼續使用,我很誠實地說沒有,但我也跟他們說敷過隔天就不痛了,所以他們很滿意地認為祕方很有效,也很高興自己幫助女兒度過腰痛難關。
我覺得這樣的互動很好,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之下接受他人的好意,彼此都受惠。我趴在那邊看我爸爸媽媽手忙腳亂幫我弄敷料覺得很幸福,他們看到女兒的腰經過祕方的洗禮瞬間不痛也很開心,這豈不是皆大歡喜?
當然,腰不痛是我痛定思痛不再翹腳工作的結果啦!
【 討好別人】
這是隱性的我,也是一般人不會看見的我。在過去,我絕對不會相信我是這樣的人,儘管我隱隱約約覺得不對勁。基本上來說,我不是很外顯的討好型。我會對我想要得到認同的人,進行客製化的“討好”動作(對於我不想得到認同的人,他討厭死我我也無所謂)。這些當然從父母身上是最明顯,不,應該說是“母親”。我完全不想討好我爸,在這點上,我發現因為我在他身上並沒有“匱乏”,我並不需要他的認同,因為他對我的教育讓我從小就覺得我們之間是平等的,所以我當然不用他認同我。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因為他在我小時候很忙碌,所以父親功能並沒有非常顯著。
我非常渴望得到我媽的認同,在這點上我也分享過很多次了,但我這次看見的是,因爲她從小就讓我有種匱乏感(我希望她在身邊但她總是不在),所以我想做任何能讓她認同我的事,而且更重要的,讓她可以在我旁邊。此外,因為我從小在外表上就被她否定,所以我總是希望別人可以喜歡我其他的部分(因為外表已經不可能),我發現自己很會察言觀色,如果是我想要得到認同的人,我就會不自覺的用他喜歡的方式討好他。
然而,我漸漸發現我一點也不喜歡這樣,我不喜歡刻意做這些事情,但我又會很自然就流露出這個後天訓練出來的本事。我現在常常告訴自己,要用真實的自己跟真實的對方相處,就這麼簡單直接就好了。
討好別人是一種在精神上背叛自己的事。
現在,我常常借著自己跟母親的關係來映照我對我孩子的照顧,有時候快要失去耐心時,我都要提醒自己這是孩子天生的需求。在孩子需要母親這件事上,我想我不會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在小孩身上重演。
016 謝錦「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課程落實生活實戰分享」Mevis 篇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