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頭大黑羊】
我很愛媽媽,至少我是這麼認為,但是真的愛還是需要,我想兩者都有。

在家中,我是老大,幼稚又愛搞怪的我,也是家裡頭的頭痛人物。我和家人的關係很微妙,感覺是緊緊相連,但距離太靠近時,隨時都會產生劇烈的火花。

我一直看到自己有愛計較的心眼,但只有在家中才會出現,而且主角都是媽媽。

我時常跟弟弟妹妹爭寵,與其說是爭寵,倒不如說,我希望媽媽的眼睛永遠停留在我身上。小時候用的方法是闖禍,長大用的方法是極力表現,現在用的方法是極盡所能的討好。過去一直不懂自己為什麼會這樣,而且家中的弟弟妹妹都沒有這個問題,她們似乎從未有我這樣的煩惱,難道他們都不害怕媽媽不愛她們嗎?直到上周雪芬她的召換中說到,如果你在家中是被遺忘的、貶低的、排斥的,尤其如果你是家中的那頭大黑羊,你會更渴望被愛,也會極盡所能的得到愛。

通了!!她簡單的一句話,將我很多年的疑惑都說明了,我終於了解自己在這方面的作為,背後隱藏些什麼?

這個發現,無價。

【把自己丟的遠遠的】


我把自己丟的遠遠的。昨天上完課後,這句話一直緊緊的跟著我。把自己丟掉,對我而言,是如此輕易,明明早已感受到不舒服,卻還是做這個選擇。回家的路上,我想想自己的家人,老爸、老媽、阿嬤、當然還包括我,都是將自己丟掉的佼佼者。我們習慣在自己創造的悲慘世界(恐懼)中保留一點僅存的價值,只為了換得他人微不足道的讚許跟認同,好可卑也好殘忍。

緊握的恐懼對我而言有什麼好處?除了煩惱越來越多,把自己嚇得半死外, 我想答案是:沒有。就像老師說的,當事情(麻煩)來臨時,總要握住些什麼,才會感覺到安全,但只有恐懼這個選項嗎?有待釐清。

還有,老師昨天叫我別說,我能理解他的敏銳跟用意,但我還是要說,因為那是有關自己生命的大發現。

稚芳觀察自己的壞脾氣好一陣子了,從過去家人對我的不諒解,到對自己的責備,所以決定要好好的觀察這個部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線索蒐證,哀!我的情緒還是跟(恐懼)緊緊相連。就像我說的,我總是將自己關在恐懼模式中,讓自己切斷和外界的聯繫,直到自己想通了,才會心甘情願從裡面出來。 但想通的過程,是需要有很多情緒上的轉折的,在內心裡面的對話,有責備、憤怒、沮喪、恨,像是要經過一場消化後,才會產生的結果。但我發現自己在這一部分,有很明顯的不同,就是想通的時間,縮短了,而且不由自主的會往好的地方去想,固著在負面的時間,明顯少多了。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好的改變,但對我而言,不舒服的感覺,是減輕很多的。

 

【工作與生產的意義】


沒有生產力,等於廢物嗎?


這句話,已經藏在我心中好一段時間了。至少是當知道我接下來要結束工作,變成家庭主婦這段時間,這句話才開始攪擾著我。


這不是我第一次沒有處於工作的狀態,之前在美國、上海、還有巴西的時候,我幾乎都是呈現米蟲的狀態,但這一次,卻深深的讓我感到不安。

但身為中國人的兒女,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著要如螞蟻般認真工作,一粒米,一顆豆的搬運,儲存糧食,累積財富,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就是訂定在自己是否有生產力,有沒有賺取金錢的能力,如果沒有,那會是什麼?


過去幾個禮拜,我一直在為現在這個狀態尋找一個意義,一個將米蟲合理化的意義。我的天哪,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因為有太多太多的意義,都和自己無關,越找頭越大,恐懼像滾雪球,快要將我消滅了!


我想,我最大的恐懼是,以前有媽媽罩著,但現在,是要靠自己。

沒有足夠的信心,無法肯定自己的能力,看不見自己的實力,原來我把自己看得那麼 那麼渺小。


這樣的惶恐還是存在,但當我看見這個關鍵點的時候,那個害怕就不再放大,套句電影裡的對白—「意義是三小」 ,還不都是外面的世界訂定的。

017 謝錦「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課程落實生活實戰分享」 稚芳篇(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