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與捍衛】

“沒有人可以超越他的童年!”可以想一輩子的一句話呀! 啊!蠱惑著我整個禮拜!


我公司的現金水位一直處在低檔,心情也一直很down。所以鼓足勇氣要跟業主要錢。在鼓足勇氣打請款電話之前,我看見我的怯懦。怯懦?抑或守矩?在長久以來我以為的守份守矩的信念,這次透著一絲絲的詭異。“沒有人可以超越他的童年!”是啊!本週的迷魂曲。

在手指輕觸按鍵的瞬間,覺察的念頭飆到童年一萬多個日子以前。我跟姐姐的關係。記得曾在小學時代跟姐姐有一次的冷戰。事由為何,已全然不記得。只記得姐姐的冷戰威力驚人,我先投降,我受不了,我要開心過新年。於是,我在姐的書本裡夾了一張紙條:我們不要再不講話了好不好。從此,我不再與姐有過爭吵,我順從她。我從此得到一個教訓:爭鬥生氣是很累人的,要花力氣的。於是,成長的路上,我選擇不爭鬥,不吵架,隨和著別人的主意,這樣比較不累人。


我的母親是個好勝心強而愛比較的女性。傳統而天真,原始的生命力展現在她的勤奮和拼搏上,按理我應該承襲她的習性;但母親的魯直並沒有獲得童年的我的青睞,我成長的目光望向父親。父親是溫良而不多話的人,相較於管束我們日常作息的母親而言,父親的溫良是種溫暖。在父親身上,我襲得的是他的溫良,遜讓與不爭。童年體驗裡,我觀察與模仿父親所得的多過父親啟發與揭露給我的。但父親性格裡“溫良,遜讓與不爭”底下隱含著一種惰性,相對母親於“爭鬥、拼搏、捍衛”是要花力氣的,累人的。我選擇承襲逃避自己立場的舒適。


我沒能襲得母親的悍與強的意識,却被我以父親的形象覆蓋了,被我以冷戰的事件挑揀了。所以,童年體驗把我馴化為一個不敢逼視自己該有「爭取、捍衛」意識之人。最後,我開口要到請款的權利,我很開心,也鬆了一口氣。我體驗到我是個規矩之人,同時也是個怯懦之人。看見我怯懦的同時,我也可以更勇敢了!

 

【生氣或不生氣】


『我不喜歡生氣!』初初聽到這句話,是從我已逝的生先口中說出,當時我有些愕然,在心中。心想:生氣就生氣,生氣還可以選擇不生氣哦!我不懂。直到先生離開我的這些年,生存的壓力很大,這些日子,我才懂講這句話的心情,同他成長時期所受的苦才說得出來的話,於是我也學會說這句話。『我不喜歡生氣!』也就常出現在我的生活裡,讓我快速地跳到技術層面去解決問題。


威中上次給的文本中,幫助我發現:『我不喜歡生氣!』原來這個念頭,也是一種阻斷,阻斷我探索「生氣」感覺表象下面的真實訊息。


我的孩子們每天都要六點多起床,搭大阿姨的通勤車轎來往台北,每每都在趕赴七點出發,孩子、我和大阿姨這時關係都會很緊張,為了讓小豬們趕上車,我的催促往往要變成提高聲調,語帶威脅,情緒變為生氣,結果才會產生,而我每每都在事後對「生氣」這個情緒產生討厭的感覺,『我不喜歡生氣!」的念頭又跑出來,然後又花一番時間懊悔和整肅自己。突然,閱讀文本的經驗和記憶,提醒我去看這個念頭,我發現『我不喜歡生氣!」這個念頭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抗拒,有抗拒就黏著了。哦!原來我在抗拒。接著我就能像跳跳箱的方式越過﹣「生氣」的情緒和『我不喜歡生氣!」的念頭。


我看到孩子們起床趕赴上學的這件事,重點在我對「規範/規律/規則」的體認和執行的能力。我懂了,他們對時間利用的規範/規則上的缺漏。這個看見,讓我變得輕盈,我只要把規範和規則跟小豬們講清楚了,其餘地就跟著「規範/規律/規則」走,不需為他們承擔太多的情緒(哈哈!老師其實都有在教,我都沒聽進哪!)。而我也重新認知了「生氣情緒」存在的意義和力量,懊悔和自我整肅不再盤據我的內在空間,我就變得輕盈了,我覺得很好! 哈哈!真是後知後.......後.......後覺。

【為什麼而吃】


天冷了,又開始要放三天連假,我家的小豬約我去吃小火鍋!我說好。載老大去補習班後,我就直奔火鍋店和他們會合。不過,一聽到他們約好要去吃火鍋時,我的心也就戰備起來了。原來是,自七八月起,為了調養身體,為了不想再鬧生理痛,我開始戒冰、戒糖,規律睡眠,隨時提醒自己慢下來,靜下來。這些日子下來,已經安全渡過二次的無痛生理期,也漸漸明瞭之前種種吃相多半是為逞口腹之慾,這段期間收斂起心情後,不吃冰,不隨便抓零食填肚,漸漸快演化成一種習慣了,偶而在辦公室裡想事情或和夥伴們討論案子時,會隨手抓起糖果零食放入嘴巴,現在不會了,如果有,也都會自覺地點到為止。當一顆糖果碰到嘴巴時,隨即嚐到的甜味同時也意識到這是為慾望吃的,還是為身體吃的!心裡隨即冒出一個聲音“嗯!我跑出界了囉!”下一秒快快把自己拉回來!好不容易,這幾個月的修煉總算有些心得,面對小火鍋,我的心戰戰兢兢地,老實說。


小豬們都在等我,也都已吃個半飽,我坐下來,動起了筷子,隨即調好沙茶醬,加入蔥花,白蘿蔔泥和蒜末,哦!我最喜歡蒜末了,那股味兒,真讚!隨即就想:我要去倒杯冰的飲料!﹣﹣﹣ 噹! 噹!噹!哇!果然一念千里,稍一不慎,這些日子的修練就破功了。不行!我再把自己拉回來!開始放慢速度,告訴自己慢下來!慢下來後,我比較能清楚自己在幹麻,也看見在齒頰留香之時,口慾就像出匣的野獸,一剎那衝出來,之快,果然叫作「快感」,一點也沒錯!小女兒坐在我身旁撒嬌,講今天在學校的事,好不快樂!一回頭,我涮了幾塊肉,再來幾口青菜、丸子,又想再涮上幾口肉片,真好吃。.....「又想」的念頭冒出來,我知道我又跑掉了!哎!果真一念千里,念念相續。再把自己拉回來吧!放慢速度,告訴自己慢下來! 終於,終於:吃完我眼前的,吃完我該吃的,放出匣的口慾之獸自由,我也可以吃得自在!果然,這火鍋是場大修練!慎之!慎之!

謝錦「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課程落實生活實戰分享」映華篇(4-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