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清當下】

上禮拜男朋友回到台北,從我們相處發現了:

一、在他去大陸工作以前,我們住在一起大概有4-5年。到這次他從回來之前,我們倆算各自生活了3個月。以前從來沒有發現自己的生活是需要自我的地域性(因為我一直和他共享生活空間),結果這次他回來,從房間的擺設、生活作息到種種,我不斷地被他的侵略挑戰。在他回去之後,我發現,原來,我是需要自己的生活空間!

二、一直以來,我把我們倆可以一起生活當作一個目標。而往往因為有這個目標,我總是把當下進行的事物調整為暫時和不確定的,因為我認為自己必定會離開現在的狀態。

這次他回到大陸之後,當我們正用LINE聊天時,不知怎麼的,我就突然發現了:我總是只去看著目標,而看輕了我的當下。

當我意識到現在自己的狀態,就是一個人在台北生活。這個認知和看清發生時,孤單寂寞感頓時襲向我。但這讓我意識到,不管未來是否會去大陸或那裡和男友生活,現在的我,就是生活在台北,這就是我的當下。

獨立是被創造出來的

隨著兩個戶外經驗老道的友人在花蓮溯溪,再度遇上了因著颱風變臉的大自然:一條平時親近可人的潺潺流水,搖身一變成了波濤滾滾的溪流。一路隨著他們兩人輕巧的步伐逆水而上,我內心的恐懼也隨之增生。到了全程最驚險的河床地段,在我笨拙又害怕地匍匐攀上第一塊石頭,準備邁向第二塊石頭時,我理所當然把雙手向前伸,以為前方的友人會讀懂我等待救援的手勢,馬上拉我一把。誰知,當我抬頭望向他時,他竟默默地看著我,毫無動靜。當下那一刻,我意識到:對他們而言,這樣的狀況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往上爬的,他回頭觀望我,只是在確認我的安全而已。那一刻,我的意識回到了自己的四肢,然後全神貫注踏上第二顆石頭,那一步被後方的友人看見,她還立即回應:這步踩得很好!隨後我一路學著判斷溪流和岩石的狀態,一路憑藉著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審慎地往上爬。結果,除了第一塊石頭和另一個高難度的地形之外,我竟然靠著自己的雙腳雙手走完了不算簡單的溪谷。

 

精疲力盡回來之後,和友人分享當時抓著第一顆石頭時的心底話。他們聽了之後便說,如果當初在第一時間對我伸出援手,那麼結果就會變成,全程的每一步,我都會仰賴援手的出現。這讓我體驗到::獨立是被創造出來的。

【身體不聽從命令

從阿里山玩回來,隔天一早迎接的便是一場急性腸胃炎。急診回家的途中,在心中嘮叨自己一番,先氣自己已經想方設法減緩舟車勞頓,怎麼還是生病了,又罵自己不知忌口,再度招來腸胃炎的折磨。東想西想,在在怪罪自己的身體,怪它為什麼不夠強壯,埋怨它幹嘛要在開心出遊後,拿生病來折磨我。

一天過後,病灶全消。同夥的人告訴我,這次許多人回家都得了急性腸胃炎。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我發現自己有多不願意和自己身體的當下相處!

當我面對自己的身體,就像是爸媽面對搗蛋的孩子一般,我希望身體是可以聽從命令,就像是爸媽可以訓斥小孩不要作亂一樣。這樣的態度,讓我發現自己過去,其實時常沒有和身體在一起。

 

謝錦「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課程落實生活實戰分享」盈蓁篇( 4-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HE LIFE COACH 的頭像
    THE LIFE COACH

    THE LIFE COACH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