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亭伶

 

 

前言:現今獨生子女家庭高達8成以上,在孩子個個都是寶之下,少子與獨子化形成了許多新教養課題。今年5月份出刊的商週教育特刊特別針對孩子過度自我中心的行為特質專訪謝錦,談談父母如何面對獨生子女世代的教育課題。

 

 

自我中心主義是瑞士心理學家Jean Piaget所提出的概念,指人在嬰幼兒時期,生存完全仰賴父母,一舉一動都受到關注,」是自己小小世界的中心與起源,通常在18個月之後,就會逐漸意識到自己與他人(世界)的關係,隨著社會化過程,慢慢脫離自我中心的狀態。

 

然而在目前獨生子女家庭極為普遍的情況下,獨生子女因為缺乏兄弟姊妹,享有家中所有的資源,以及長輩的悉心照顧,再加上從小缺少與同齡孩子之間的互動學習環境,不需要遷就、聽取別人的意見,與之協調,產生不懂得分享、不知如何與人合作的狀況,甚至有過度驕傲、自私,堅持自己是對的傾向,而讓父母、師長、同儕傷透腦筋,也形成自己人際的挫折與困擾。

 

另一方面,近五十年來,台灣整體社會的發展狀態,從傳統威權走向了自由開放,人的性格特質也從習慣沈默是金、不凸顯個人,轉為勇於表現自己[1]。這一代的孩子確實比上一代更具有個性主張;但是,如何讓孩子了解並非「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區分做自己」與「自我中心」的不同,有時候連大人自己也倍感衝突,難以釐清。

 

 

人是不能教的  只能幫助他認識自己

 

 

前輔大英文系中文教授謝錦桂毓,在輔大任教33年間將一般人視為「營養學分」的國文課,變成如禪宗棒喝的「生命成長訓練課程」,啟發了無數學生。前年探討其教學精神的紀錄片《謝錦》巡迴全台校園放映100多個場次,引起許多家長和師生熱烈討論。他的名言是:人是不能不能教的,只能幫助他認識自己。他建議家長,當孩子出現自我中心時,先不要急著找方法解決問題,而是從人的根源來理解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能透視表象,幫助自己、也幫助孩子。

 

「面對自我中心問題,就是在面對人如何保有個體的獨立性,又與群體世界保持連結關係,這是人一生的課題,並非獨生子女單一的問題。謝錦桂毓認為,每個生命來到世界上,都是獨立個體,與其他生物並沒有不同,就像一棵樹長在某處,森林裡另一棵樹請它讓開,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獨立個體的中心一定是擺在自己的身上,也就是自我,這個前提無法取消。難的是人雖是獨立的個體,卻無法離群而獨活,因此人一生的功課就在如何先建立自己與自己關係,然後建立自己和世界的關係,也就是「做自己、玩雙贏」。

 

「人如何與群體和諧相處,並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鍛鍊、體驗,甚至受挫,才能夠逐漸成長、成熟。」謝錦桂毓說,性格就是命運,所謂性格也就是習慣,一種順著自己的思維情緒反應的慣性模式,像是設定好的電腦程式,日後遇到類似的情境,就會循著經驗模式不自覺反應,最後的結果都得由自己承擔,因此性格造就了命運。

 

俗話常說:三歲看八十甚至直說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意思是如果要看一個人的性格是如何養成的,最直接的就是去看一個人小時候如何跟父母互動,那正是塑造他性格的生命現場。「我們不也都是這樣長大的,常常發現自己跟自己的爸媽好像!」

 

孩子不懂同理  是因自小沒有經驗

 

所以今天如果父母親認為孩子太過自我中心,不同理別人,跟別人分享、合作,謝錦桂毓提醒,那是因為在他的經驗世界裡,這件事沒有發生,或是訊號非常微弱,孩子自我中心其實是父母養成的;當問題發生後,父母指責孩子,告訴其一番道理,即使腦袋知道,其實也做不來。

 

段標:自覺到面對情與理的衝突,是父母不可逃避的天命。

 

回到現實,現在80%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用俗話來說,就是獨生子女的命,一生必須面對的功課。而既然孩子的性格是由父母所塑造,父母是有權力的人,要如何幫助孩子,「首先必須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自覺到面對情與理的衝突,是父母不可逃避的天命。」

 

謝錦桂毓解釋,所謂的「情」就是父母會想愛孩子、呵護他,或是因為沒時間陪伴,就給予豐厚的物質補償,但如果只是一直滿足他,就會產生許多現象,像是縱容、有求必應等,以上都是出自於父母站在自己的感情立場,來決定如何對待這個小孩。於是小孩就在和父母的互動中學會:反正我要求的你們就會給,我是主。在這一切憑感覺、感性的模式之下,其實父母和孩子都不了解該如何相處。

 

而所謂的「理」就是理性,也就是生存面,父母在呵護孩子的同時,不自覺的也會有一種期望,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成龍、成鳳,知道孩子將來不可能靠父母一輩子,又沒有兄弟姊妹,更必須獨立,所以也會要求孩子,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由此可見父母本身的角色與言行即深具衝突性,凡事順著孩子,擔心孩子無法成」人;如果出手訓練孩子,又怕傷感情,孩子不開心,所以說父母難為,充滿矛盾。」

 

 

支持和理解孩子之外  更要堅持規定

 

面對情理衝突,一般父母都是如何處理的呢?謝錦桂毓以其所見,歸納了權威三境」。父母是一個家庭的領導者,身上有一種力量,叫做「權威」。權威的第一個境界是壓迫。我說了算!父母才是老大,這是過去傳統威權家庭常發生的。第二境是鄉愿,父母明明有權威在手上卻不敢用,這是目前家庭普遍的現象,說的好聽是尊重孩子,其實是怕得罪孩子、想討好,想管又不敢管,結果教養出來的孩子就跟自己的期望背道而馳。

 

權威的第三境是創造,在了解與支持孩子的同時,訂定遵循的軌道,讓其知道生存是有界線的,世界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別人,創造雙贏。如果以吃糖果為例,每個人都愛吃糖,但是父母的理性知道健康與發育的重要,跟小孩子訂立了飯後才能吃兩顆糖的規則,孩子答應了也勾了指頭,但是肚子一餓,就哭鬧不休。

 

權威一境的父母就是拿出老大的權威,孩子不聽就打一頓。權威二境的父母總是拗不過孩子,情緒一來就心軟而放棄原則、順從孩子。前者雖然堅持了規則,但孩子的情緒沒有被理解。後者雖然照顧到孩子的情緒,但是孩子的理性沒有被開發,仍然處在蒙昧的狀態。

 

謝錦桂毓說,如果爸媽懂得自我修練,可以去抱抱孩子,同理孩子的情緒,告訴他媽媽了解他現在很難過,但是這件事我們兩個都答應過了,現在如果受不了,先把糖放在這裡先摸一下、看看它,等吃完飯再吃。這時候絕對不能妥協,但要去照顧、同理孩子,陪伴他走過情緒,這就是權威第三境。

 

沒個性的父母  才會養出小皇帝

 

而現在普遍的情況是,不管台灣或是中國都養出了很多的小皇帝、小霸王,其實跟我們的社會向來強調群性、遮蔽個體獨立的文化傳統有關。謝錦桂毓看到,許多父母自己也是處於沒個性的狀態,沒辦法站出自己立場,負起責任來處理事情。簡單來說,大人跟小孩所受的教育並沒有什麼不同,還是一種未經啟蒙的狀態,所以就這樣一代代的複製下去,形成了文化共業。

 

回過頭來,謝錦桂毓提醒,如果父母現在面臨孩子自我中心的問題,真的想要面對,還是得問自己:父母既然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命運,孩子繼續這樣的人生,將來回過頭來把問題丟給父母承擔,然後父母再丟給社會承擔,這是自己要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還是得面對最核心的問題,「父母不造就自己,是沒辦法造就孩子的。」

 

其實所有教育的問題,回歸於教育的本質,只有啟蒙兩個字,啟是開啟,蒙是蒙昧,指得是一種無知無明的狀態,像前面提及情理之間的衝突,父母如果蒙昧而沒有覺察,就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蒙也是蒙蔽,受到慣性所遮蔽,事情一來,還是用過去的習慣自動反應,父母自己沒有建立新的習慣,孩子又如何能建立新的習慣?

 

真心愛孩子  父母走上啟蒙之路

 

所以如果真的是愛自己、愛孩子,對生命是有興趣的,父母就會走上啟蒙之路。謝錦桂毓認為重要的是,啟蒙必須是自己啟蒙,有自覺的父母會把孩子的問題,當作是自我修練的教材,是一面鏡子,孩子是上帝送來的使者,從互動的現象中去看懂真相、認識自己,而不是把焦點放在孩子行為過錯上,急著想解決問題。這個地方是很關鍵的,因為一般人的反應,都是功利目標的導向,很快的去找方法,或是希望別人來代替自己解決問題,事實上孩子的個性是父母所塑造的,外面的方法和人往往幫上什麼忙嗎?

 

如果只是一心一意的堅守自己的意志去改變孩子,這條路我自己也走過,是死路一條,只會折傷了孩子。因為世界不會隨著自己意志而改變,孩子是不會放棄自己來聽父母的話的,只有當自己改變,孩子才會改變。謝錦桂毓說,回到尊重生命這一塊,如果夠在乎自己的父母,就會走上認識自己的學習旅程,不是用目標導向來要求自己,自己在做功課時也等於和孩子一起做功課,替彼此一起創造新的習慣,當這樣做的時候,自然就會有屬於自己的方法出現,這樣才不會道聽途說,病急亂投醫,孩子才不會變成了自己的試驗品。(原文刊載出處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id=18072012525出刊。)

 

 

小語錄

 

 1. 自我中心問題,就是人如何保有個體的獨立性,又與群體世界保持連結關係,這是人一生的課題,並非獨生子女單一的問題。

 

2.  孩子太過自我中心,不同理別人,無法跟別人分享、合作,那是因為在他的經驗世界裡,這件事沒有發生,或是訊號非常微弱,孩子自我中心其實是父母養成的。

 

3.  有自覺的父母會把孩子的問題,當作是自我修練的教材,是一面鏡子,孩子是上帝送來的使者,從互動的現象中去看懂真相、認識自己,而不是把焦點放在孩子行為過錯上,急著想解決問題。

 

4.   面對情與理之間的衝突,是父母不可逃避的天命。

 

5.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父母不造就自己,是沒辦法造就孩子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