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著上坡的腳踏車》

我很小的時候有一個騎腳踏車的體悟,那個看見,一直影嚮到今天,我這才發現。

週一,年假前最後一個上班日,我把它安排成為公司的戶外活動與尾牙。我們一群人來到鶯歌陶瓷博物館前的自行車租借站,沿著大漢溪往上游騎可到大溪,往下游騎可到淡水,一路上自行車道上尚且平坦好騎,僅偶而出現的小坡和一小段的碎石路,冬陽曬得我們的臉紅紅的,心情很輕鬆。

由於有一位同仁遲到,我請同事們先出發,也叫三隻小豬跟著叔叔阿姨們先走,我負責引導那位遲到的同事。接著,公司另一位同事,以為自己會騎腳踏車的,怎知就是上不了車,於是我就改雙人協力車戴著她出發。做媽媽的心裡是著急的,看不到我的三隻小豬的身影,心中隱隱擔心著, 拼命用力騎,終於追趕上落後的距離。我在後頭跟著他們,也看著作母親的心情隨著小路的彎蜒而上上下下。

在我很小的時候有一個騎腳踏車的體悟,一直影嚮至今。我跟我的母親各自牽著一台腳踏車爬坡,母親在前,我在後,我可以感受到到推車上行體力的苦,我心疼母親,很想幫忙,但我意識到我不行,我身上也推著一台腳踏車。這一幕給我的心得,印象深刻: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台要推著爬坡的車,誰也幫不了誰。我不能把我的腳踏車傾倒,然後去推母親的車,我只能先把自己和車推上坡頂,才能回來幫助別人。

當時看到這一幕,心中有種悲哀的感覺,至今仍然。或許,這成了我無論如何都要把自己照顧好不能拖累他人的信念。今天,我成為母親,與當年的我,位置對調,我看到的是作母親的擔心,像一條彎蜒綿長的小路,沒有終點地隨孩子前行。這個作母親的既要放手讓孩子高飛,又要有顆堅強的心看著他們跌倒,甚至消失。

我想到老師說的「唐山大地震」裡的母親的選擇,只有身為母親的人才會知道那個選擇的艱難、殘酷與無情,莫怪乎那個母親要用一生的笑容來贖罪!在三階段課程裡,我對我的母親和父親,對於他們的選擇與作為,以及他們所處的年代獲得最大的理解和寬容。我相信他們都盡了他們最大的努力,或許有遺撼,或許不完美,但都不是他們故意的。這趟單車行,我看到為人父母的擔心是不可能消彌,我反而要好好學習怎麼與這份擔心相處而自由著!

 

《離開》.

一早,朋友line我說:他決定要離開!

我一整個人也好想離開,一清早在一個遙遠而遍遠的宵里小鎮,一棟棟落座在工廠邊和田野間興建中的房舍,一團泥濘的工地現場,一場陌生面孔多過朋友的開工拜拜。要不是工作的關係,我也好想離開!

朋友的line突然讓我看到:人啊!無時無刻都想離開,在工作中,在家庭中,在感情中,在團體中....人啊!常常在其中,也不在其中。想離的念頭,其實都是不是當下。每回對未來不抱希望,失去信心時,我都想不幹了,其實是自己不在當下,不在自己的生命現場。如果是在當下的,我相信當下是篤定而滿足的,我甚至相信會是感恩的:感恩此時此刻生命的俱足存在。突然間,看見金紙在鐵籠裡灰飛煙滅,無論離開或留下來的,也終將灰飛煙滅,而重點該是:人啊!你初初來到的目的,和屢屢留下的理由啊!

 

《職場風暴》

六天的時間里,我經歷了一場職場風暴,這也算一種人生風景吧!也挺好的。人生最大的一場離別就是自已跟自已身體的離別,這最最艱難,也是人生的高潮,誠如奧修所說!而在此大離別之前的所有分離都不過是場修行,為了讓我們的成就人生最後的高潮。

五月八日,由同業好友口中被告知我家總監在外私自接案而感到震驚。接著我過了一個心不在焉的母親節,我思緒很混亂也不知道要怎樣回應。當下的情緒與過往的交情,及公事上的倚賴和倚重全都糾纒在一起。我發現我是無法有個高度看事件,於是我決定開放尋求建言和觀點。在跟淑惠、老師,秐之、老妹的對話裡,逐漸去提煉自已混沌的內在。

淑惠跟我說的傳統女性的消失自我,提點我去看自已的壓抑是怎麼回事,或是怎麼來的。我看到壓抑來自對先生病情的絕望,來自我對人性的絕望;秐之看到我的順服慣性;老師提點我的怕衝突慣性,提點我這的生存勢力的推移消長,讓我看到自己慣性反應的邊界。

五月11日週一上班日,老朋友來了第二通電話,通告更確切和詳實的人名和案名,我做了一些偵察的動作,此刻的我只隱約有種方向和心情氛圍,沒有具體的行動規劃和結論。

同一天內,公司接獲三個個案的委託案,這是低靡的房市裡送來的好消息,但回到公司,我看到若沒有在這件事上有個清楚的完結,我是無法往前走地。我用了老師常在處理關係中的一個問句逼問自己,那個問句是:『你要什麼/你要怎樣的關係?!』這個問句,如一粒明礬投入混沌之水也就漸漸清澈了,所有情緒情份的糾結也都解開了。我給自已的回答是:我不要這樣的工作關係,在這樣的關係裡我無法信任他們。』於是我選擇分離。做了這個決定後,後續就是如何行動,讓彼此有個善的收場。

五月十二日星期二,打了二通法律諮詢電話,也算好了最後可能要付出的代價,決定了明天週三行動的程序。過程中,情的繾眷仍會回來擾動我,接著智性的聲音跳出來擺平和帶領。

五月十三日星期三,是決定行動的當天。行動前我透露給公司的會計和跟我最久的另位設計,為他們準備今天公司會面臨的變動。行前一刻,我看自已還是會怕,怕衝突。緩一口氣間,再把自已拉回來!我把總監和設計請進會議室談話。

就如同老師說的,我以感謝和祝福的態度開場,對他們的行為已無需指責和爭辯誰對誰錯。每個人當時的選擇都帶著他的生命歷史和他生命的處境,我選擇寛容諒解,我沒有被背叛的憤恨,但我選擇結束,選擇好好愛自己,不讓人世傷心憤恨貶損我的自我,我還是我。

我從決定行動,採取行動中體悟到自我不是被遭遇磨蹭出來,自我是需要下決心建構和勇敢打戰的。一切力量的根源都來自於對自已生命的珍愛與尊重,不放任世間的遭遇,遭遇所帶來的創傷,傷了我的本心。我是要住前走的,我不會讓自已陷在這個泥淖裡的,生命是一次性的旅程,不能回頭,生命是很寶貴的。

我自已在關係中鬆綁了,也要他們看到關係中的責任和份際,在份際的臨界點的選擇正是考驗一個人的人格、價值觀和信念的當口。二位仁兄對我和公司都表達了他的做錯事的道歉,也自請離職處份。我知道這是我心中已選擇的道路,但心中情的繾眷還是會來擾動著,另一智性的聲音也跟著跳出來擺平和帶領。我於是同意他們自請離職處份。談話就在平和中結束。

當天,我跟另位資歷一年餘的設計師最晚離開辦公室,我說還要多久下班?他說:再一下下。我說:最近公司會有些動盪,要請你們多幫幫忙。他點頭說知道的。我問他怎知道的。他回說:○○,剛才跟他們說,他做錯事了,要離開公司了。我拍拍他的肩膀,要他早點下班!

事情到此,也算有個段落了。這六天裡的糾結,也讓我身心俱疲的。未來工作上要做的修補,再加上新進案的準備,不容我稍停留一下的,而這是我的人生,我現在的生命處境。

本想挺著身子在標準時間前寫完實戰,但還是要等一夜的休眠,體力回覆,心才有餘力,才能把這段歷練的心得給理一理、寫一寫。

 

謝錦「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課程落實生活實戰分享」by 映華(7-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