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衣櫃】


最近清理衣櫃,收拾了五包冬衣,暫時堆在門口,思考著如何處理。最快的方法是拿去山下綠色的回收箱,但因為聽過有些單位會拿去賣錢牟利,無法信任,而且我也捨不得;很多衣服都還很新,應該有更適合的去處。郵寄給慈善單位,又嫌重嫌麻煩;上網查到永春市場有二手市集,可以去擺攤,倒是可以考慮。


上週上課,跟同學聊天,發現她跟我有一樣的困擾。第二天突然萌生一念,如果把她的衣服蒐集起來一起拿去擺攤子,搞不好挺不錯…念頭一出來,開始想像許多情境,突然有個聲音很大:「不要去扛自己扛不動的東西!」


突然意識到其中的荒謬,五大袋都處理不了了,還想把別人的攬過來集中處理,這是現在該做的事嗎?是不是一種控制、逞強,貪求、妄念?念頭一轉,立馬查詢到一個心理復健家屬單位有在做舊衣回收http://npo.url.com.tw/hsinye/1281,「妳穿新衣、舊衣給心怡」,聽起來很棒,決定就這樣辦。


「不要去扛自己扛不動的東西!」在很多事情上,要時時提醒自己。
 

我發現整理東西的過程,就是在整理自己,尤其是看到過去旅行時,買了不少紀念品,其實我買的並非那件東西本身,不是真的有需要,買下的是當時的美好,內心想延續那份美好的感覺與美好的時光,戀戀不捨,是一種情的作用。我捨不得的東西還有哪些?


但是現在不管是回憶或是紀念物,都漸漸的散發出一種過時的氣息。「你的背包,讓我走得好緩慢…」謝謝你陪我一段,就在這裡揮手道別吧。

 

【遇見彼得潘】


上週討論和讀書會小組們討論春酒方案,同學們順便分享彼此眼中看到的自己,從女漢子到女流氓,公主格格到法國鄉村女孩,非常有趣啊。有同學說我內在其實是個頑皮的小男孩,想想是耶。

 

記得小時候愛看的卡通都是湯姆歷險記、北海小英雄、小寶歷險記;我內心認同的英雄形象就是一個小小的、機靈的,不按牌理出牌的小孩,但每每在危急時刻又可以急中生智,拯救全村。而這半年,我常常想起彼得潘的影像,有時高興得飛上天,有時又好奇得從半空俯瞰著人間。

 

同時也提到○○,總是默默在旁觀察,默默著支持著團體。事實上這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非常熟悉。在不同的時候,我面對不同團體,在家庭、職場、課堂的樣子都不一樣,有時退得更遠,甚至是不出聲、不表達,活了這麼多年,讓內心的彼得潘出來的時候並不是很多。
 

想起在做「生命召喚」功課時,浮現的第一個影像是幼稚園時期的我,拿著一把小吉他,在爸媽的床前獻唱給一首歌:爸爸媽媽,請給我一個吉他;爸爸媽媽,我要背著吉他去流浪;…那時候的我是主動、活潑、無畏地表達自己的喜好與情感。但隨著年紀漸長,這樣的一個自己,是不會輕易也不會隨隨便便的跑出來的,
 

過往的記憶與經驗,堆疊出腦袋裡的幻聽幻覺與對話:


多說多做多錯;引人注目會被人家討厭;
還是低調一點,不表示意見,不置可否;
都可以啦,隨便比較好相處;
講出來可能會影響別人;
媽媽聽到我頂她的話,受不了,一巴掌打過來;
吵著爸爸履行承諾帶我出去玩,引來一頓痛打與諷刺;「妳以為剛剪了頭髮,就要出去現嗎?」
沉默比較安全;
不要期待、不要要求;
跟別人不一樣,覺得自己很奇怪;
堅持己見,跟朋友產生衝突紛爭,好煩哦;
安靜一點,比較不那麼累;
唱KTV時,習慣當分母,五音不全,看別人唱好了。


以上這些顧慮、對話,都是我的樣子,因為不喜歡不接受挫折與失敗,選擇小心翼翼,裝作沒有感覺與意見時,也同時扼殺了熱情,扼殺了自己,世界變得沒有重量,輕飄飄的。


何時該表達,何時該妥協,何時該堅持,何時該臣服,都是自己要面對的功課。沒有對錯,沒有方便參考的答案,對於自己所有的樣子,通通接受。人世在變,人一直在轉,昨天的我與今天的我,或許如夢如幻、若即若離,但是驀然回首,此時此刻,我遇見了心中的彼得潘。

「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課程落實生活實戰分享」2016  千風 ( 6-9 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