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感謝○○提供的文本,讓我有機會仔細檢視與覺察。
 

上週五課堂前看到他在LINE群組裡告訴大家因為加班因素,趕過來已經8點了,所以決定請假。當下第一個念頭是,好可惜啊!少了○○創造的不同風景(這是每一次自己或者同學請假,會冒出來的念頭與感覺)。本來想要告訴他:8點到,還有1.5個鐘頭哪……真希望他來,而且再來又是過年,可是要隔上兩週才能再見哪。

看到這個念頭時,我的頭腦幾乎同時地責備自己:這是你的期待,要尊重別人。於是很快地在line群組裡回應祝福新年快樂,但心裡卻還是帶著淡淡的失望感。

誠實看著這段文本的前半部,我看到自己如何感情充滿地對待人與事,對於這個團體的熱情都讓我自己嚇了一跳,然而到了後半部劇情發展,看見與理解就更多了。

進了教室,A傳達請假○○事宜,老師先是問了:8點可以到?於是要A去電告知:老師請他8點來上課。

當時看到老師指導A處理應對的狀態時,我在這個文本中看到自己有類似的情態。在「做人」部分,認為要去「要求」「勉強」別人時是會遲疑的,即使是代人(尤其是幫「老師」這個權威的代名詞)傳達,也會有所為難,覺得是自己在當壞人。不過自問當下如果是我,敢拒絕老師「要」我如此詢問○○嗎?我的答案是「不敢」,這是基於習慣上對權威的屈服,然後將不舒服與疑惑放在心裡。

我看到這種看文本的心態,完全是從自己習慣的「先理解」立場出發,沒有「歸零的理解」。因為我的習慣是「畏懼權威,於是不敢」;而習慣只是造成內在對人際的疏離,沒有如實的理解,我要的並非腦袋知道卻帶有情緒地不以為然的「冰冷的尊重」立場;看到舊習慣以及練習當下澄清的勇氣才是誠實與愛的流動。
 

可很奇妙的是,當時在情感上,我有種願望被滿足的開心感,覺得老師也是希望○○來上課的行動正合我意;如今看到,這也無非出於我的想像,越界地替謝錦找個自己以為是「愛」的答案。再次看到我的「先理解」是從自己立場出發的自以為是,如果我真的要明白謝錦的動機,可以主動詢問與確認(即使他未必回答,呵呵…還是問一下吧:老師要○○來上課真正的用意是以權威壓迫他嗎?),或者提出拒絕老師的意見,誠實地從自己在這個文本中的狀態出發來練習,而非這種基於情感的心理迴路去誤解文本。

表面上我只是個旁觀文本的人,可內在的對話竟有這樣的不一致,冒出了「表裡不一致」的自我覺察;原來我在課堂上仍然在裝乖,沒有誠實與信任地在課堂裏外剝除內在聲音帶來的迷霧假象,在提問澄清與自己悶著頭找答案之間,我顯然還是為了維持形象被動地等待課堂文本讓自己有所「看見」,而其實不過就是一套自己腦袋與情緒跑出來的「知道」,對自己與別人一場又一場的誤解。明白了同學B分享的:「懂得」是通過感性地看見的理性,而非從我的立場出發的「知道」並且與人無關。


這個「表裡不一」的看見讓我渾身發毛,看到自己即使有熱情也不敢承認與表達,看到對於認識自己因為軟弱而自欺欺人,甚且我理解到,自己無意識製造出的不一致疏離感,不正是一種隱性攻擊?這個新年禮物看似細微,卻意義深重,我欣然接受這個悚然而後豁然的年禮--謝謝○○、A和老師。

「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課程落實生活實戰分享」by   淑惠 ( 7-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