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與人之間的要或不要

最近有一個關於情感關係(情人、朋友等)衝突的大體驗。

過去當我的情感關係遇到衝突時,常常先是陷入事理上的分辨,特別是當我學會運用聽和看這項好用的工具時,結果就把衝突當作文本,然後在理性的「聽」和「看」懂了之後,接著問自己「要不要這段關係」,最後再去處理衝突。

但從自己和男友的關係中,還有和身旁朋友的經驗分享中,我發現上述原本以為很理性很有效的衝突處理程序,其實是有個致命傷-那就是把情感關係當作理性處理的對象。

我發現當人與人的關係建立在情感交流時,那麼主要維繫這段關係的方式,就是感性和靈性的相互流動。

因此面對情感關係的衝突時,應該先回到感受和靈性的層面,誠實問自己要不要這段關係,如果確定是要,而後再去發展出適合雙方面對衝突的方法。而不是用理性思辨的程序先去處理,最後才去面對這段關係的要或不要。因為這麼一來,要不要這段關係的關鍵就不是感性和靈性了,而是從理性的文本分析中衡量。而理性解決衝突的方式,或許只有放到不牽涉情感的領域時(例如工作、公眾事務等),才會是個合適的方法。

什麼是活出自我

接連著和Buddy談自己過往至今的工作經歷,還有受到電影<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的觸動,再加上颱風天重溫了短片<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 >,這幾個觸媒讓我對於人在社會架構下,個體是如何被工具化的設計,在生存、生活、消費中要如何尋求自我價值的定位與打破循環,這一個禮拜不斷在我心裡發酵。

我從這些文本中看到自己與人類在全球工業化之後,是如何被設計一生的循環:賺錢-花錢-賺錢-花錢。

於是我們被教導幸福的追求是去填補物質的不足,但我回想國小看著站在社會金字塔頂端的親人,即便用好吃好住好,個個卻都活得不開心,也因此我很早就體驗到:物質是無法帶給人最終的幸福。
這個體驗,在電影<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中很有共鳴:主人翁是個豐衣足食卻不知快樂是什麼的人,於是他去各地探險尋找快樂的方法。

在短片<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 >中更是有深刻的看見:我們在工業化的齒輪中是如何被設計的,不斷被廣告暗示我們不夠好→去買東西變得夠好→為了要買得起東西因此要賺錢→再度被廣告暗示我們的不好。

我也從自己開始試著打破慣性消費模式,嘗試與人以物易物的經驗中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與價值的建立,與消費能力和身價的多寡沒什麼關聯。而要誠實面對這些體驗的艱難,就在於這一切的體現,是存在於睜開眼後的每一秒鐘:食衣住行育樂的選擇。

這些選擇,和我是否有自覺自己是如何被設計、是否要打破循環的框架、要活出甚麼樣的自我息息相關。檢視自己目前的生活型態,仍無法完全脫離這個大齒輪的框架,但也因為自覺的萌芽,因此在局部的形式上,也開始試著做改革的實驗。

 

開放的獲得

最近深刻感受到關於「開放」的珍貴,還有關於「開放」所獲得的無形禮物。

1. 過年前和朋友發生的蘋果事件,我在過程中累積了一些情緒而顯得不知所措,但眼看著彼此見面的時間就快到了,於是最後我用賭上一把的心情,把這些過程的感受寫給朋友們,希望拋磚引玉,讓大家都能談談自己在事件中的感受和摩擦。萬萬沒想到,我的開放意外化解了各自沉積已久的顧慮,而原本看似和我最針鋒相對的那位朋友,更是一看完信便打電話來直接和我澄清,讓我清楚而全然的感受到她對我的重視。

這個事件最後演變成彼此的最棒的新年禮物,原本棘手的那箱蘋果,也搖身一變,被大家尊稱為「生命功課的導師」。

事後其中一位朋友特地來問我,當初是怎麼有勇氣把自己受傷的情緒寫下來,暴露給大家看,她說「跟別人說自己受傷了,不就是在跟對方示弱,表示自己很脆弱嗎?」,我想了一會兒回她,要在大家面前承認自己脆弱固然很可怕,但也只有自己先開放,才有可能製造靠近彼此的機會。

2. 年前年後和許多朋友談心,每次談完心之後,內心都有很深刻的悸動,像是一次又一次在心底點燃了一把把火炬,那樣的光芒和溫暖可以持續著好一段時間,散會後或掛完電話,常發現嘴角仍不自覺上揚著。

我發現能開啟彼此心房的關鍵就在「開放」,若不是相互都願意深刻而赤裸地把心揭給對方,那麼就算再真誠的話語,也都不會有機會穿透彼此的靈魂。

謝錦「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課程落實生活實戰分享」 by  盈蓁(7-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