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週一的課除了讓我體會到這句話的境界,並且從暢當〈景的具象描寫〉到王之渙〈黃河的心象描寫〉,幫助我理解到詩的世界裡關於「表意」的境界其實也有高低之別,除此之外我尚有的體驗是:

當我知道自己對詩的賞析其實是一竅不通的時候,我內心升起一股非常雀躍的興奮:「哇,眼前有一個好大的世界正等著我耶,太好玩了!」原來,能承認自己不懂,不在乎所謂的正確答案時,我體會到「無知」的能量、「歸零」的重要。因為,任何學習都需要有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動能啊,從「新」出發,產生一種令人振奮的熱能。相反的,如果我認為自己已經『懂得』,還能學到什麼呢?

從前那種羞於讓人知道『我不懂』,於是就拼命找證據證明,或者找理由搪塞......這種種情況,在自己的身上現在是越來越少了。原來要讀懂『文本』,除了中性、不帶成見的面對,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會影響探索深度的!

【直接面對文本】

我相信,謝錦正在講述的閱讀文學的門徑和方法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相信可以從面對文本基本態度上去改變、解構舊模式,再「重新建構」一套新的「對應」模式,來讓自己增加變高變大的能力。

回看自己一路走來是如何面對各類範疇的藝術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我感動的點在於......我非常明白,任何人、不管年歲,能有機會得此操練,會是何等大的福氣。

同時也看懂,自己對藝術的敏銳度原來不盡然是天生的,而是一開始就很幸運地用對方法!

中學時候的我經常一個人去看展,那時對藝術的好奇多過對美的追求,最常去的是離家十分鐘的台南社教館,也就是現在「吳園」的前身;興致一來就去,沒網路的時代總是很隨緣,即便是書法展,寫字很醜又不懂書法的我,還是會一張張每個字仔細瞧著!有一個場景我一直沒忘,回憶起來像是昨日的事而已,竟是如此清晰......

在展廳裡,我站在全開的宣紙面前看著,然後告訴自己:『單兒,看仔細了,這字會張貼在這裡,一定有它的原因......去發現!』

原來,在真正開始學習繪畫、開始閱讀文學之前,我雖然沒接觸什麼門徑與方法,卻能歪打正著的選用了一種單純而直接的方式,來面對「文本」。後來的電影、音樂、舞蹈......等,甚至閱讀,正是因為願意從零開始單純的進入,才能開啟探索的樂趣。是這樣的開啟,幫助我漂泊的人生中有了可以「穩住」的重心,這不同於浮板,而是一種確信,相信生命中有些值得我去發現的『東西』,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麼,願意為這看不見的東西啟程!

單純而中性的進入文本只是第一步,在讀書會學習看懂細節的當下,期待言、象、意、道,後續更多的認識。

【臣服

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的渺小以及無能為力,會選擇怎麼做呢?自怨、自哀,甚至自憐?或者,更努力的鍛鍊然後突破?馬上進行違反慣性的行為模式?一定要這樣,才表示自己走在對的路上嗎?我真的不確定。但是我知道,如果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不如就是靜靜地跟自己在一起吧,沒弄清楚就做一些事,很容易是出於反射性、安撫自己的動作。

現在的我不再自憐,也不會在發現的第一個時間點強迫自己做些什麼的。在我自己身上發生的狀態,光是「看到」本身就能獲取很大的能量,我認為那是來自「臣服」的力量。事實上,臣服以後,路自己會開;我以為,路如果沒有開,通常是因為沒有真正臣服。任何「上師」說的任何至理名言都幫不了身陷泥沼的人,唯有「臣服」於自身的渺小,歸零才有機會。

面對我原生家庭的功課,因為謝錦的文化心理剖析,幫助我真正理解到二元對立的實相,基於這一點點的「看見」可能還不夠,加上願意臣服,一夕間所有的結就解開了呀,所有關係的互動之間自然豁然開朗。

甚至在教室裡談著鄭莊公與家人的關係時,我都不再認為那些事件之於我傷口有多深刻。「回歸」的層次與深度,果然是我正在體驗的現在進行式。

面對莊公的文本,我最大的收穫是,原以為路只有一條,但是這文本幫我認識到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有些人的確需要身體或者形式上的具體和解才能過關。也要感謝○○和⊙⊙活生生的文本,這兩位夥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正在與自己、與過去的人事和解,他們的故事不同、方式不同,正在進行的事本質卻是一樣的。

不同的選擇正好提供各樣的版本,沒有對錯;最重要的應該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方法要順手才不會卡卡的。靈魂回家這條路,就因為大家進程不一樣,才會有火花;更因為各自選擇不同路數,才能增添一些趣味哩!

昨夜讀到這樣的詩句......

學會臣服之前
我有什麼力量?

吹散我,大風:
我將擁有田野。

謝錦「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課程落實生活實戰分享」 by 2016 單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