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來就是一場悲劇】

手邊闔上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內心的悸動還在蔓延......

那撼動人心、跨時代的文學作品,有著揮之不去、極沈重的陰暗調子。然而,倘若沒有黑暗,『光明』不過就是一片沒有意義的『白』,這樣的道理,拿畫筆的人自然是清楚的!

這本書裡關於『美』的存在與意義,有著極為細膩的描述,但對我來說,那最深的觸動不在『美』的課題上,而是『看清楚』和『行動』之間的關係!透過溝口,三島如何看待金閣的『美』?讀讀楊照的這篇文,或可一窺究竟:
http://city.udn.com/78/3906695

而我,是相信這句話的:『美之無益,美之通過體內而不留痕跡,它之絕對不能改變任何事物。……』。雖然,如今依舊會在必要的場合裝扮,卻減少許多消費開支;我不再受困於『美』的課題,是這兩年的事。對溝口來說,「金閣的美」有摧毀的需要;但,燒毀之後就不會出現替代品嗎?或許,對所有人都一樣,值得深思吧!溝口在行動前的瞬間終於明白:『看清楚』和『行動』之間的關係!

『既然行動本身完全是夢幻,既然我已經完全發揮了這個夢幻的作用,那麼還有必要行動嗎?』(這是溝口的獨白)

最終,他還是行動了,力量出自這經文:『向裡向外,逢者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逢父母殺父母,逢親眷殺親眷,始能獲得解脫。不拘於物而灑脫自在。』放火燒了金閣寺......

文末,看著遠處金閣寺上方的濃煙,溝口點燃一根菸,心裡想著:『我要活下去。』...
這樣的『悲劇』,而且是真人真事的悲劇。悲劇恐怕不只是個概念,而是實相,說的是生命的侷限、『生存的困境』,這困境有時是具體可見的環境,有時是隱而不顯卻更容易坐大的信念。

回看謝錦這幾堂課的提問:到底『文學』和『生命覺醒』的關係是?

我突然好奇,在這裡所指的『文學』是?是否所有的小說都可以和『生命覺醒』產生關係嗎?而我只知道,文本總要具有人性面的侷限性才能真正觸動我,才能引發我成為『生命覺醒』的文本。我一接觸西方文學就愛上,正是被這『悲劇概念』所吸引的。那吸引我的,會是過於嚴肅的課題嗎?答案是肯定的。但若認真說起,嚴肅與否恐怕要取決於個人對生命的熱情之有無,以及寬廣度了。

生命如果沒有對錯,則還需要為了『完美』而擔心『扭曲』這二字嗎?所以,追求完整或完美,會不會是另一種變態?

生命中雖然有陰影,我很感謝成長以來父母對我的疏忽,因為知道,生命中就是因為存在這些陰影使得我更茁壯。而當我願意為已造成的傷害,向兒子們說聲對不起的同時,心裡並不覺得虧欠的原因是,過往我並非故意要傷害他們。我們誰不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又有誰一生從未犯錯?而孩子與生俱來的殘缺,要說是父母的罪過,或是老天爺的禮物呢?在我看來,『生』的課題,並不在一個人擁有的資源有多少,最終總要回到自身,端看你如何看待此生。

生命本來就是一場悲劇,我願意臣服在這樣的現實裡來求生存。寬容自己,寬待別人。

【我不喜歡撿現成的】

「形式」和「內容」的關係不斷在生活中出現,創作與生活之間的連結有趣極了。形式再美,如果內容薄弱,會令人難以留駐;耳邊響起老師針對畫面的提醒:「形式充滿陷阱與誘惑,不要耽溺在形式上。」這已經是3個月前的提醒了,他用了少有的、很沈重的語氣,重重的提醒著很認真的一位同學!

那麼,內容呢?我認同......更多時候是在生活中洗滌、淬煉後,生活中養出視野再回到畫布,自然會有一番風景。淬煉,該是內在心性的東西,而非外求得來的一堆標準技法,或公式化的美感。針對創作而言,內容與技巧都該是很個人的東西, 將隨著生命轉化而有所不同。這樣的觀念在我沒有好壞、只是選擇,算是我對生命力展現的執著。我不算是個很會畫畫的人,就只是持續在「玩」罷了,所以因此可以「說」得很輕鬆吧? 有時我不免還是會在意他人的眼光,但是我的確堅信自己的看見與體悟,雖然走得顛頗,會繼續堅持下去。

「學習」的這條路上,向來我不貪快、也很能磨,但是必須按照我自己的步驟,而不是老師說了算。提點式的指導比較能為我接納;在旁人看來,難免覺得我自負、行動懶散、心路歷程辛苦,其實我心性極為自在而樂在其中,因為我喜歡靠自己發現新事物,不喜歡撿現成。而老師存在的功能在於,創作這條路走偏時,適時的棒喝。這當然也很重要。

學習太極的這件事也一樣,我依然死性不改。

太極的學習氛圍不同於繪畫,雖然比較傳統,我依然有自己的節奏。我在乎的是整體的「運行」,而不是招式的背誦;情願慢學也無法急就章的、囫圇吞棗的先記招式,我認為「形」是後段話,內在要先「到」位、自然外在可以成「形」。別人可能學習一、兩期就能記熟招式,我並不羨慕;我知道並接受自己的侷限,情願慢慢摸索、精準感受每個動作後,透過身體練習來記憶,而不是強記招式的方式。為此,我自動降級多年。

強調按照自己的步伐在學習路上前進著,面對我這樣的學生,老師們恐怕為難了!學習多年如今才把鄭子37式左右打連貫,心裡清楚離熟練還有一段路,不消說「鬆」、「勁」的境界還需要些時日呀!至於「推手」,目前看來遙遙無期。

既然是自己的選擇,一點一點...繼續的做!畢竟發現自己的困難、學習突破自我,都是很有趣的事。

【『演』出來的生命是死水】

福爾摩斯絕不只是小說裡的福爾摩斯,因為生命會流動、不會僅止於單一面向;遭遇困境是好的,是轉化的契機,只要活著、生命本身會找出路。為他人而活的聶隱娘,她的人生其實是死水,她真正的人生要從她向師父坦言無法成為殺手的那一刻算起;自己的生命得由自己書寫,服膺他人的法則,都只能算是配合劇本演出。
 

今日健身房很深的體驗 …完全仰賴教練,不僅學習會很有限,有時會發生危險!藉儀器玩單槓練習後背肌,教練一不留神加上我恍神,身體整個下滑!不能怪別人,只能怪自己的『依賴』。

謝錦「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課程落實生活實戰分享」 by 2016 單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